黄曲霉毒素毒性惊人,女子食用霉变花生险丧命
近日,一起因食用霉变花生导致的中毒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据报道,福州的王女士在食用了一包家中存放许久且已霉变的花生后,出现了严重的中毒症状,险些丧命。无独有偶,今年3月29日晚,浙江杭州的刘先生也因食用发霉的花生而导致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据了解,王女士在发病前一两天食用了发霉的花生,随后出现了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她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但初步诊断其症状与胃肠炎相似。然而,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医生发现王女士的转氨酶指标是正常人的十倍,表明她的肝功能受到了严重破坏。经过血液检测,医生确认王女士中毒的原因是食用了含有超标黄曲霉毒素的花生。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是一种极强的真菌毒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黄曲霉毒素已被列为1类致癌物,其毒性约为砒霜的68倍。更可怕的是,黄曲霉毒素耐高温,裂解温度高达280℃,日常烹饪的温度(100-200℃)根本无法将其破坏。因此,一旦食物被黄曲霉菌污染,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仍然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发霉的花生是黄曲霉毒素最常见的藏身之所。花生及坚果富含油脂,且黄曲霉毒素溶于油脂,因此它们容易感染黄曲霉菌。此外,发霉的谷物(如大米、小米、玉米、豆类等)、长期不清理的冰箱、木制砧板以及木筷子等也是黄曲霉毒素的常见藏匿场所。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摄入微量即可导致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长期低剂量暴露则会增加肝癌风险。因此,公众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避免食用发霉的食物。
为了防止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和摄入,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花生等食品时选择干燥、无霉斑的产品;储存时要保持环境干燥通风,避免食物因保存不当而发霉;定期检查食品储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厨具也要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更换,以免滋生细菌。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