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能通过游戏和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与平衡能力,如在走平衡木、匍匐前进等活动中展现良好姿态。
- 培养幼儿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在集体游戏里学会协作、互相帮助,增强集体荣誉感。
- 激发幼儿对军体活动的兴趣,感受军人勇敢、坚毅的品质,锻炼幼儿不怕困难、勇敢尝试的意志。
- 物质准备:迷彩服若干套(供幼儿体验穿着)、小型迷彩帐篷 2 - 3 个、平衡木、迷彩网(用于设置匍匐前进障碍)、彩色小旗、塑料玩具枪、口哨、模拟 “手榴弹”(海绵球)。
- 经验准备:幼儿观看过军人训练、阅兵等相关视频,对军人形象和基本动作有初步认知;日常体能活动中已练习过简单的走、跑、跳动作。
- 教师身穿迷彩服,吹着口哨,精神抖擞地进入操场,带领幼儿集合整队,引导幼儿模仿军人姿态站好,如抬头挺胸、双手紧贴裤缝等。
- 播放一段激昂的军歌,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踏步走,围操场一周,营造军体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兴趣。
-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军人叔叔平时是怎么训练的吗?今天咱们就像军人叔叔一样,来一场勇敢的训练,大家有没有信心?” 鼓励幼儿大声回答,调动积极性。
- 队列练习:教师喊口令 “稍息”“立正”“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幼儿跟随口令进行动作练习,纠正幼儿姿势,强调动作整齐、规范。
- 军事技能模仿秀:教师示范几个简单军事动作,如敬礼(右手五指并拢,指尖触帽檐,掌心向外,手臂微弯)、持枪姿势(双手握住玩具枪,枪托抵肩,瞄准前方)、正步走(抬腿有力,脚尖下压,手臂摆动整齐),让幼儿分组模仿练习,互相观察、纠正动作。
- “穿越火线”:用迷彩网在操场一角设置匍匐前进障碍区,起点放置彩色小旗,终点放置几个塑料玩具枪作为奖励。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依次从起点出发,在迷彩网下以匍匐前进姿势穿越 “火线”,到达终点拿起玩具枪后跑回起点,与下一个组员击掌接力。教师在旁观察,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动作标准,鼓励胆小幼儿勇敢尝试。
- “运送物资”:在操场两端分别放置迷彩帐篷作为 “物资仓库”,一端放模拟 “手榴弹”(海绵球),另一端为空帐篷。幼儿两两一组,一人双手抱 “手榴弹”,走过平衡木,将 “物资” 运送到对面帐篷,再跑回起点与下一组同伴接力。重点引导幼儿在平衡木上保持身体平衡,稳步前行,培养合作精神。
- 集合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操,如深呼吸、摆动四肢、扭扭腰等,缓解身体疲劳。
- 总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勇敢表现、团队协作精神,强调军人勇敢、守纪、团结的品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这些优点。
- 组织幼儿有序回教室,归还迷彩服等道具。
- 活动目标达成度较高,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和训练环节,幼儿在身体协调性、团队合作及意志品质方面均得到锻炼与提升。游戏设计趣味性强,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尤其在 “穿越火线” 环节,幼儿克服对匍匐前进障碍的恐惧,勇敢尝试,大部分幼儿动作越来越标准。
- 军体课主题新颖,契合幼儿对军人崇敬、好奇心理,从导入的军歌、迷彩服到军事动作模仿,营造浓厚军事氛围,成功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沉浸式体验军体训练乐趣,增强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 活动组织有序,教师口令清晰、指导到位,在各环节能及时纠正幼儿动作、提醒安全事项,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分组游戏促进幼儿互动交流,培养团队意识效果显著,幼儿能主动帮助同伴完成任务、互相加油鼓劲。
- 活动时间把控稍欠精准,游戏环节幼儿热情高涨,沉浸时间较长,导致结束部分略显仓促,放松操做得不够充分,影响幼儿身体彻底放松。
- 道具准备虽丰富,但部分道具尺寸不太适宜中班幼儿体能水平,如平衡木稍窄,个别幼儿行走困难、易害怕,影响游戏参与体验,后续应根据幼儿实际调整道具规格。
- 对个别能力较弱幼儿关注还需加强,在基础训练和游戏中,部分胆小、动作发展慢幼儿有畏难情绪,教师虽有鼓励引导,但针对性辅导、个性化练习设计不足,未能充分满足每个幼儿发展需求。
- 下次活动前更精细规划各环节时间,预留弹性时间应对突发情况,确保结束部分放松环节不少于 8 - 10 分钟,让幼儿充分放松肌肉、平复心情,养成良好活动习惯。
- 重新评估道具适用性,定制或挑选适合中班幼儿身高、体能的平衡木等道具,增设辅助设施(如平衡木旁可放矮栏杆辅助幼儿平衡),降低难度、减少恐惧,提升游戏参与度与安全性。
- 加强对个别幼儿观察,活动中针对能力弱幼儿提前安排 “小老师”(能力强幼儿)协助,设计分层活动任务,如为胆小幼儿在 “穿越火线” 时降低迷彩网高度、缩短距离,逐步建立自信,让每个幼儿在军体课都有收获与成长。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