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部长专题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3篇)
目录
1.以党建“家”理念聚新暖新 2
2.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5
3.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9
以党建“家”理念聚新暖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聚集了以灵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的重要阵地。深入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必须把引领、服务、关爱作为基本着力点,始终强化党建“家”理念,以组织关怀真心、阵地服务贴心、日常关爱暖心,切实把广大新就业群体紧密团结凝聚在党旗下。
建组织打基础,让真心关怀成为标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数量少、体系散、功能弱,迫切需要把党组织建在经济社会最活跃的脉络上,全面提升新就业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摸清底数安家。坚持支部建在一线,开展党员与党组织“三找”活动,全面梳理、对比核实快递、物流、直播等行业党员信息,推动符合条件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应建尽建,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尽转。织密体系领家。以统起来、管得住为目标,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体系,组建交通运输、外卖配送及互联网等行业党委,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x“新”红盟,常态化开展“关爱凝聚”行动,促进各相关单位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办。加强联动护家。新就业群体缺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党建工作就补什么、做什么、给什么。把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作为组织关怀的重要内容,加强与工会、妇联、司法等部门协调联动,提供心理疏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寓教育于倾听中,寓引领于解难中,用真心换取新就业群体安心。
优载体拓功能,让贴心服务落到实处。新就业群体既是城市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创造者、守护者,也是痛点多、“燃点”低的劳动群体。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推出贴“新”服务、打造坚强阵地,让党建服务有依托、有实感。优化布局贴实际。深入开展跟人跟车体验式调研,从新就业群体行业特点和真实需求出发,科学设置、合理布局服务站点,按照“x+xx+N”工作思路,打造层次丰富、便捷高效的服务矩阵,不断完善暖“新”驿站服务功能,让新就业群体真正想来、爱来。靶向解题重实用。善于变革工作思路破解“组织化”难题,全力填补党建服务盲点空白。针对货车司机党员跨区域流动的特点,依托辖区机动车检测站建设“红运之家”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办证窗口,解决道路运输车主年审多处奔波、手续程序繁杂等问题。做强功能求实效。统筹党群服务中心、红领工作站、商圈服务站等资源,打造集党建引领、教育培训、志愿服务等功能的一站式党群活动阵地,发挥银行、电信、邮政等行业优势,以“连点成片、串珠成链”的方式,做实“xx分钟党群服务圈”,让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歇脚、饭凉能加热、闲时能充电、心烦能倾诉。
抓机制强保障,让暖心关爱融入日常。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要把传递组织关爱、强化服务供给当成一个个连续不断的起点,融入日常、形成常态,凝聚更多“新”力量,赋能未来新发展。打好暖“新”关爱组合拳。出台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若干措施,建立联席会议、调查研究、联系指导等制度,公开发布服务清单,设定新就业群体“暖心服务月”“关爱服务日”,集中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打响凝“新”聚力金招牌。深入开展“贯彻二十大·暖新在行动”“百优示范·全域建强”党务骨干培训、“最美系列”评选等活动,引导他们学报告、学思想、学党章,在路上说、到驿站读、进直播间讲,不断擦亮新兴领域党建“新新向党·先锋x聚”品牌,提升向心力。打造融“新”赋能“共同体”。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社会双向服务、正向互动的新路径,充分借助外卖骑手走街串巷、进店入户的工作优势,推行“先锋指数”“街社吹哨、小哥报到”模式,用好流动网格员、数字化管理等做法,引导他们当好信息宣传的流动哨、文明创建的先锋队、民情前沿的观察员,变服务对象为治理力量。
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人才振兴是支撑,组织振兴是保障。xx市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党建工作深度嵌入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乡村振兴之路。
抓骨干队伍,建强形神兼备的雁阵。基层干部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是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也是联系群众“最初一公里”的服务者。建强乡村振兴骨干队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现实之需、发展之要,必须紧盯“人”这一关键要素,着力加强乡镇党政正职、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干部等骨干队伍建设,提升乡镇、村班子领导乡村振兴能力,拧成乡村振兴“一股绳”,激活乡村振兴“一盘棋”。保持乡镇党政正职队伍相对稳定,在开展乡镇(街道)换届“回头看”的基础上,出台加强乡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意见,完善事前预审机制,推出保持干部任职稳定、加强政治体检、推进异地交流等一整套措施,确保“军心”稳定。全面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严格村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深化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同步调优一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千名书记赋能工程”,利用“田间课堂”“云视讯”授课,进行全覆盖培训。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探索跨省域党建合作共建新模式,促进毗邻地区资源共享,与湖北荆州联合实施“一江两岸、乡村共富”百镇千村万雁联合培养行动,共同推进乡村共富“破题实践”项目,提高骨干队伍领导乡村振兴能力。创新开展从县直部门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工作,将一批政治坚定、经验丰富、有农技特长的职级公务员组织人事关系转入乡镇,让他们在田间地头宣讲党的新精神、好政策,进一步盘活职级资源,增强一线力量。落实选派要求,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严管驻村干部,划出走读挂名、脱离群众等红线,督促驻村干部沉下心争取资金、实施项目、帮销农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抓集体经济,打造动力强劲的引擎。集体经济的强弱,直接关系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手中没把米,叫鸡都不灵。”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家底夯实了,基层党组织才能干事有底气、更硬气,才能更好地聚人气、办大事。紧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个强村富民的动力引擎,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量、均量齐升。聚合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的引领推动作用,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作为“书记工程”进行谋划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同题共答、同向发力,选聘一批经济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回引千余名创业有成党员乡友担任“发展先锋”,打响“消薄清零”攻坚战、“巩固提升”持久战。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计划”,开展集体经济项目拉练比武,推广集体经济发展“xx条路径”,加强部门政策、涉农资金、强农项目专项整合、定向投入,重点推开耕地整村流转、托管服务创收、整村银行授信、电商直播带货等可复制的创收模式,引导企业联村设立“振兴车间”,稳步推动村级供销合作社运营,创建农业百亿产业链党建综合体、强村共建联合体,打造一批县域集体经济示范片(区)。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空间,拓宽农产品“上行”通道,试点乡村“客货邮”党建千村通达工程,畅通农副产品出村“最先一步路”,打开与市场联结的广阔天地。严格做好内管外督,实行村级集体经济定期述职、审计等制度,规范财务公开程序,在巡察工作中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监督,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之于民、惠之于民。
抓基层治理,激活通根达底的体系。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关键一环。基层治理工作面对千家万户,最坚实的引领和支撑力量是党组织,最大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是群众。必须由党组织牵好头,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持续推动组织体系延伸、治理力量下沉、资源要素聚集,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着眼夯实治理根基,以“四亮”主题活动为主抓手,扎实推进软弱涣散基层整顿提升,让支部成为乡村善治的坚强“轴心”、让党员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模范。着眼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一门式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将更多便民服务事项受理、审批权限下放乡村,让“群众办事不出村”成为常态。创新基层治理抓手载体,把治理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依法依规、全面展开做好村(居)民代表工作,推行“走看听问帮”五字工作法,让村(居)民代表当好民情“吹哨人”。构建“党建引领、群商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广“群英断是非”工作法,搭建“可断”的平台、选育“善断”的骨干、把准“预断”的方向、强化“共断”的效果、营造“想断”的氛围,强化党组织把关作用,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打造“人人参与”的基层协商共建共治新模式,推动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己管”的转变。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