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魔法学校校长郑丽华: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建国以来长足发展,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笔者与众多大学教授在谈起当今大学生的境况之时,无不扼腕叹息。以始为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其核心在于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内驱力。
本着寻找创新教育路径的初心,笔者常年观察和接触国内创新教育圈。偶然的机缘,笔者有幸亲身体验了被坊间称为“魔法校长”的郑丽华博士启动和保持孩子学习内驱力的“魔法”,甚为震撼。郑博士是广州市名校长,广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在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和学校管理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郑丽华校长学校孩子的那种精神状态与笔者前文描述的部分大学生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的内核就是学习内驱力。
笔者与郑丽华校长交流后深受启发,总结了郑丽华校长培养孩子学习内驱力的三招:
1、梦想驱动。
“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这句戏谑的话恰恰表达了梦想对于儿童成长的作用。然而,对于儿童而言,空洞的说教并不起作用,需要一些赋予了特殊意义的载体进行传达。
郑丽华校长环游世界,拜访过上百所名校,每到一处一定会拜访当地最有名的学府,郑丽华校长去清华大学时收集“白桦树叶”、到哈佛大学时亲自捡“橡果”带回给学校的孩子们,还有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哈利波特原版图书”,MIT的机器人……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小物件,在孩子心中不知不觉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每周的校会,也是郑丽华校长给孩子们种“梦想”的时候。校会上郑丽华校长总会信手拈来在不同的世界名校的所见所闻,用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将名校的意象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心生向往,让梦想慢慢在心里生根发芽。
2、成就感驱动。
郑丽华校长说:“所谓兴趣,就是做自己能获得成就感的事”。这个简单的道理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有些孩子喜欢学习,而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的核心原因。当一个孩子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时,自然就产生了学习内驱力。孩子们在日复一日成就感浸润中,在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成就感的叠加中,不断提升自信,更是对学习爱不释手,学校里经常有不愿意离开的孩子沉迷在学习中。
郑丽华校长团队中的一线教师都非常娴熟地使用引导孩子不断达成目标,超越自己,小组互助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并能形成有效的检测环节验证教育效果。在郑丽华校长学校里的孩子,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提倡做每一件事情都尽力都到个体最优品质,孩子们口头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因为从小受到这样的品质教育,孩子们学习中面对每一件作品从不潦草,在经历用心、细心、努力、探索过后,最后创作的作品令孩子们对自己心生自豪和自信,这又无形中成了下一个学习环节的驱动力。
3、释放身心。
对于教育这件事,郑丽华校长无疑是一个有自我驱动的人,笔者一直惊诧于郑丽华校长对生活、对世界、对教育旺盛的热情来源于哪里。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郑丽华校长描述其童年生活的一篇博文,才恍然大悟。“我的父亲虽然工作很忙,但我每天放学之后去找他,他都会抽时间带我到大自然里走一走。那里是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地方,我还记得雨后森林的味道,看过通体透明能看到骨头的奇怪的鱼,看过蘑茹如何生长、小鸟如何筑巢、蝴蝶如何繁衍,看过一对黄鹤每天从天空中飞过,飞往山间的家,家里还有一窝小黄鹤,还有在其他地方都看不到的奇奇怪怪的各种植物和小动物。这些场景似乎就是我的精神圣殿,从这里我能汲取源源不绝的力量,让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郑丽华校长的描述,生动的说明了在儿时与大自然形成链接,释放身心对于形成内驱力有多么重要。所谓自然链接,就是人与自然长期接触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康乐感。然而,现代儿童,特别是城市儿童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与时间都严重不足,“自然缺失症”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象。研究表明,自然缺失症对儿童整体发展有许多消极影响,而高水平的自然链接对于儿童整体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影响。
因此,在郑丽华校长的学校里,释放身心,与自然形成链接成为培养孩子学习内驱力的第三招。可以想见,一个内心丰盈,热爱自然的孩子,对世界也必然充满好奇。
“魔法校长”郑丽华的“魔法”并不神秘,梦想驱动、成就感驱动、释放身心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三招,但,这是管用的三招。希望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育家们能够不断的探索出有效的“魔法”,让中国的孩子爱上学习,形成内驱力,这才是教育从根源上需要去下功夫深思和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