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2021年中国航天任务精选照片

发布时间:2021-12-27 11:10:48来源: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于 2021 年 3 月 4 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了该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捕获的火星高分辨率图像。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周四公布了该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高分辨率图像。CNSA 表示,这些图像包括两张全色图像和一张彩色图像。(CNSA/新华社讲义)

2021 年 4 月 29 日,携带天河模块的长征五号乙运二火箭从中国南方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中国周四将其空间站的核心模块送入太空,启动了一系列旨在在明年年底前完成空间站建设的关键发射任务。(新华社/郭成)

2021 年 5 月 29 日,携带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 Y3 运载火箭从中国南方海南省文昌飞船发射场发射升空。中国于周六发射了货运飞船天舟二号,计划于与空间站核心舱天河对接,运送物资、设备和推进剂。(郭文斌/新华社摄)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于2021年6月11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了中国第一艘火星探测器祝融在着陆平台上的自拍。中国国家航天局周五发布了中国第一艘火星探测器祝融拍摄的新照片,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展示了国旗。这些图像在北京的一个仪式上亮相,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些图像包括着陆点全景、火星景观和火星车与着陆平台的自拍。(CNSA/新华社讲义)

2021 年 6 月 17 日,搭载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中国西北部戈壁沙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刘磊)

2021 年 6 月 17 日在中国首都北京的北京航天控制中心拍摄的屏幕图像显示,中国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已成功与空间站核心模块天河对接。据中国载人航天局(CMSA)称,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周四成功与空间站核心舱天河对接。周四上午发射的飞船进入轨道后完成轨道状态设置,并于北京时间下午3时54分与天河前方对接港进行快速自主交会对接,与货物形成三模块复合体工艺天舟-2。整个过程耗时约6.5小时。这是天河号自4月29日入轨以来,首次与神舟飞船会合对接。

2021 年 7 月 4 日在北京航天控制中心拍摄的屏幕图像显示,中国宇航员刘伯明从空间站核心舱天河滑出。据中国载人航天局(CMSA)称,中国航天员刘伯明和唐洪波均于北京时间周日上午 11 点 02 分从天河空间站核心舱滑出,开始舱外活动(EVA)。CMSA表示,两名宇航员身着新一代自制EMU(舱外移动装置)宇航服飞天,意为飞向太空,在机械臂上完成了脚部约束和舱外工作平台的安装。它说,他们将继续合作,在机械臂的帮助下安装其他相关的舱外设备。宇航员聂海生一直在与刘和唐合作的天河内为他们的EVA做准备。(新华社/金立旺)

2021 年 9 月 17 日,在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点,宇航员聂海生(中)、刘伯明(右)和唐洪波从神舟 12 号飞船的返回舱中出来。 三名中国宇航员,第一个被送入轨道进行空间站建设,已经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任务,并于周五安全返回地球。(新华社/连震)

2021 年 9 月 20 日,携带天舟三号的长征七号 Y4 火箭从中国南方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升空。中国周一发射了货运飞船天舟三号,为其在建工程运送物资空间站。(新华社/杨冠宇)

2021 年 10 月 15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任务的三名中国宇航员的送别仪式在中国西北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 中国宇航员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和叶光复将在太空停留约六个月。(新华社/李刚)

2021 年 11 月 7 日在北京航天控制中心拍摄的屏幕图像显示,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在空间站核心舱天河外进行舱外活动(EVA)。中国载人航天局称,航天员翟志刚和王亚平已于北京时间周日晚上8点28分离开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河,开始舱外活动。晚上6点51分,翟天河节点舱舱口打开,这是翟天河第二次进行EVAs,13年前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完成了中国第一次太空行走。与此同时,王女士的太空舱让她成为国内第一位在外太空留下足迹的女宇航员。两人将穿上中国研制的新一代飞天宇航服,借助机械臂执行一系列出舱任务,该机构指出。叶光富留在里面支持他的船员们完成手术。(郭中正/新华社摄)

学生们于 2021 年 12 月 9 日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参加神舟 13 号机组人员的现场课程。中国空间站的第一场现场课程于周四下午举行,由神舟十三号机组人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福到地球上的学生。

(责编: rwddl8)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