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思想周报丨资本主义与土著的战争;采砂业与全球砂石危机的到来?
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8月9日定为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今年8月9日,半岛电视台英文网专栏作家贝伦·费尔南德斯(Belen Fernandez)在该网站发表题为《对土著活动人士的谋杀标志着地球的死亡》的评论文章。该文认为,在资本主义对环境及其捍卫者的战争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土著社区。
14岁的布雷纳·大卫·库库纳姆(Breiner David Cucuname)。(左图)当地时间2022年1月14日,在哥伦比亚举行的葬礼上,人们抬着他的棺材。(右图)
费尔南德斯首先回顾了2022年1月发生在哥伦比亚西南部考卡省的一起土著活动人士遇害事件。当时,年仅14岁的布雷纳·大卫·库库纳姆(Breiner David Cucuname)在父亲的陪同下对土著土地进行常规的巡逻,目的是阻止激进组织的入侵,他们手无寸铁,库库纳姆却惨遭枪杀。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新闻头条的关注,是因为遇害者年龄太小,然而在这个南美国家,类似的事件实属家常便饭。
根据哥伦比亚发展与和平研究所(the Colombian Institute of Studies for Development and Peace)的数据,自2016年签署所谓的“和平协议”以来,截至2021年9月,已有611名环境捍卫者在哥伦比亚被暗杀,其中有332人为土著人士。
然而,哥伦比亚的流血事件只是更加庞大而险恶的全球图景的一部分。去年,总部位于伦敦的非政府组织Global Witness发布了一份报告,记录了自2012年以来的10年里,至少1733名环境和土地捍卫活动人士被谋杀,相当于大约每两天就有一起谋杀案。
即便如此,该非政府组织强调,其数据“几乎肯定被低估了”。根据“全球见证”的报告,仅在2021年,全球就有200名土地和环境捍卫者被杀害,几乎每周有4人。值得注意的是,有记录的杀戮中有40%以上是针对土著人士的,而土著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不足5%。其中许多人参与保护他们的土地免受掠夺性工业——从采矿、农业综合企业到伐木、石油和水力发电——的剥削。
费尔南德斯强调,在我们纪念8月9日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之时,有必要反思这些趋势对世界的未来而言意味着什么。
她认为,可悲的是,在企业资本主义掠夺统治下的国际格局中,土著环境活动家不成比例地成为袭击目标,这一点并不令人震惊。毕竟,土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历史记录阻碍了所谓的“发展”。
“温水煮青蛙”这句谚语,经常被用来形容气候变化、环境崩溃和公众冷漠交织的当代安排。如果我们把全球资本主义精英也比作这只被困在锅中的两栖动物,这个比喻可能更加恰当:一只青蛙在自己的锅下点燃火焰,同时疯狂地消灭任何试图干预的人。
根据Global Witness的数据,2021年针对环境捍卫者的致命袭击中,有一半以上发生在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巴西。墨西哥以54起记录在案的杀人事件位居首位,其中约一半是土著居民,大约三分之二的谋杀案发生在墨西哥北部的索诺拉州和南部的瓦哈卡州。
在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伊始,本文作者住进瓦哈卡州沿海的一个小村庄,并见证了人类生命的普遍廉价,以及墨西哥国内普遍存在的有罪不罚现象——费尔南德斯认为,这种状况与墨西哥在美国支持下于2006年正式启动的血腥毒品战争有很大关系。
在本文作者逗留期间,齐莱利特市内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形形色色的谋杀案,公众从未抱有幻想,认为凶手可能会被绳之以法。与此相反,这些行为被普遍视为“毒枭之间的事情”,人们的生活照常平静地继续着。
《毒品战争资本主义》(Drug War Capitalism)的作者道恩·佩利(Dawn Paley)等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暴力环境助长了人民的流离失所,恐吓了土地捍卫者,从而促进了采掘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巴西,极右翼的雅伊尔·博索纳罗在其刚结束的总统任期(2019-2022年)里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孜孜不倦地推进地球自燃,给煮青蛙的锅下添上一把干柴。对博索纳罗而言,亚马逊的森林砍伐业让人高潮迭起、欲罢不能,他着手拆除对土著土地权利的保障,掏空土著保护机构。
Global Witness的报告显示,巴西有记录的遇害事件数量也名列前茅,2012年至2021年期间发生了342起致命袭击事件,三分之一的受害者是土著居民或非洲后裔,85%的犯罪发生在亚马逊地区。报告指出,在博索纳罗的领导下,“在土著土地上,巴西农业综合企业和国家支持的恐怖活动的模糊化”已经“显著”恶化。
然而,土著活动人士受到的攻击不仅局限于拉丁美洲。以菲律宾为例,“全球见证”发现,在2012年至2021年期间被杀害的270名土地捍卫者中,超过40%是土著居民。耐人寻味的是,菲律宾碰巧也经历了欧洲和美国几个世纪的掠夺及其他恶行。
菲律宾反恐怖主义委员会(the Philippines’ Anti-Terrorism Council)最近将四名环保人士定为“恐怖分子”,可能助长针对这些活动人士的暗杀和其他暴力行为,然而这些人只是试图给人类争取一个战斗机会。
今年的全球热浪凸显了我们以利润为导向的消亡的严重性。或许,它们还为“焦土”(scorched earth)一词赋予了新的含义——传统上,这个词特指美国支持的某种冷战政策,即恐吓中美洲的土著社区,以便为资本主义创造安全的环境。
洪都拉斯活动家贝尔塔·卡塞雷斯(Berta Caceres)
洪都拉斯活动家贝尔塔·卡塞雷斯(Berta Caceres)是一名不知疲倦的土著土地权利活动家,她将拉丁美洲当前的环境灾难与帝国主义干预、地区军事化、严重不平等和新自由主义征服的遗留问题联系起来,然而在2016年被谋杀,因为她反对在伦卡土著领土上的阿瓜扎尔卡水电站项目,显然不再见容于当权者。
这起遇害事件发生在美国促成的针对洪都拉斯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Manuel Zelaya)的政变七年后,按照政变后政权的口号,这场政变让这个国家彻底“对商业开放”。尼娜·拉克哈尼(Nina Lakhani)在她的著作《谁杀了贝尔塔·卡塞雷斯?——大坝、暗杀小组与为地球而战的土著卫士》中写道,政变为无限制的采掘铺平了道路,因为大坝特许权以及“矿山、旅游开发、生物燃料项目和伐木特许权在没有咨询、环境影响研究或监督的情况下匆忙通过国会,其中许多注定要占据土著土地”。
费尔南德斯最后写道,8月9日,似乎是一个适合纪念贝尔塔·卡塞雷斯的日子,并让我们继续把这些点点滴滴联系起来。联合国在其网站上对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的致敬是这样开篇的:“为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们需要土著社区。”随着资本主义对环境及其捍卫者的战争继续肆虐,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土著社区——假如说,我们还想要这个世界的话。
采砂业与全球砂石危机的到来?
采砂业对于全球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不过长时间以来世界各地的砂石开采,加上屡禁不绝的非法采砂现象,或许已经使得全球处于“砂石危机”(Global sand crisis)到来的前夕。在最新一期的e-flux杂志上,地理学家和作家威廉·贾米森(William Jamieson)就撰文介绍和讨论了填海造陆和全球砂石危机的关联及其背后的问题。此前贾米森已经就相关问题,于2019年出版了一部名为《砂之渴望》(Thirst for Sand)的专著,这次他的新文章也将砂石危机的可能性再度曝光在大众视野下。
2019年5月,孟加拉国Sunamganj,数百艘狭窄的木船成排停靠在河岸边 ,这些船被当地人每天用来从浅水区采石,这些石头将作为建筑材料售卖。
在这篇题为《挖取主权:东南亚的填海造陆与全球砂石危机的出现》(“Extracting Sovereignty: Land Reclam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Global Sand Crisis”)的文章中,贾米森开篇就提到了沙子的重要性——无论它们有多么不起眼,但归根结底,沙子就是构筑起当代社会的基本材料。但伴随着建设的却是潜在的,甚至已经到来的危机。作者援引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14年公布的报告,开始呼吁人们关注可能已经到来的全球砂石危机;相应地,越来越多的人也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采砂业所引发的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从统计数字来看,人类消耗资源里,唯一比沙子要多的是水;在建筑用途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开采中,增长最多的资源就包括沙子、砾石和碎石。更为直观的数据表明,过去二十年来,亚太地区的砂石开采量增长了六倍。
文章提到的更具体的例子则是东南亚的新加坡。按作者贾米森的说法,新加坡举国面积仅相当于纽约和伦敦的一半,但却是世界上人均砂石进口量最大的国家。这是因为,这个城市国家持续推动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其对沙子需求量巨大,但这也并不是全部原因。从领土面积来看,新加坡国土已经从1959年的 585平方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724平方公里。这就意味着,为了领土建设而不断从东南亚邻国及世界其他地方进口砂石资源这一事实,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让我们在当下思考城市化规模、全球砂石危机,及其背后的地缘政治的绝佳窗口。
从2006年至2016年,人口不到600万的新加坡曾四次位居全球砂石进口国之首。新加坡的土地开垦始于殖民地时期:182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驳船码头(Boat Quay)差遣了大约300名的囚犯,支付给他们微薄的薪水,让他们在那里开垦山坡,在沼泽旁开凿砂石建造堤坝,以免其处于休耕状态。到了1965年,新加坡独立成为主权国家,该国的填海造陆工程最初也延续了驳船码头劳工的方法,开发山地以获取砂石材料,这也使得该国的地形趋于平整。不过开山采石显然不能应付国家开发建设的需求,因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加坡就开始从邻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沙子,这些沙子成了今天裕廊岛、大士岛、樟宜岛、德光岛和实马高岛等一众岛屿的基础。
但后来,由于新加坡的填海工程规模越来越大,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政府都下令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这背后也有自然环境相关的因素:据信,印尼与新加坡交界的尼帕岛由于砂石开采而出现过度疏浚导致的沉降问题。如此一来,新加坡的砂石成本不断上升。2003年,沙子价格已经从每吨5美元上涨到了每吨300美元,之后则稳步下降,稳定在了每吨30美元左右。如此一来,新加坡当局也不得不另觅出路,开始通过其承包商和分包商网络从其他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和缅甸购买沙子。另一方面,一些新加坡国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则尝试采用土壤和海洋粘土填补砂石价格暴涨带来的缺口。但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泥浆比起沙子更难固结,而沙子的颗粒物质性足以保证其从液态到固体的巧妙转变,并不会因此带来沉降的隐患。
有鉴于新加坡对于砂石的需求所折射出地缘政治和城市化问题,新加坡艺术家查尔斯·林(Charles Lim)发起了一个名为“海洋国家”(SEA STATE)的项目,意在考察和表现新加坡的国家建设是如何通过对砂石的主权化来实现的。这个项目始于2007年,涵盖了摄影、装置、制图、雕塑和电影等形式,其中也有作品曾在201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展出。透过这些作品,林试图表明,新加坡持续的经济繁荣取决于通过不平等的经济交换对其领土进行投机性预测。这也是贾米森撰写此文希望提醒读者们注意的:新加坡的问题不仅关于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全球化的城市国家,他们在砂石开采和利用以及填海造陆等问题上的转轨并不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真实存在于当下的议题。无疑,填海造陆是一种创造性、前瞻性的建设手段,它充满想象力,但在贾米森看来,它也是一个“狡猾的”术语——填海造陆意味着在工程开动之前,那里只有海。
而从新加坡的案例来看,对砂石的过度需求或许已经让全球性的砂石危机不再遥远。2021年,路透社就已经发表了一篇报道介绍全球采砂业的“混乱”情状。当时,联合国发表年度报告称全球各地每年从湖泊、河床、海岸线和三角洲开采的砂石得有约500亿吨。随着全球人口增加,城市不断扩张,各国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沙子的需求显然只增不减。但在大部分地区,采砂活动几乎没有受到政府审查,又或者即便有监管,非法采砂也很难彻底禁绝。这就意味着,人们对砂石的开采速度远远快于正常的自然迭代,环境破坏也就由此不可避免。如今在卫星图像上,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观察到采砂造成的破坏,包括但不限于海岸线侵蚀,生态系统破坏,甚至在东南亚,已经有小岛因此完全从地图上消失。一些河道已经遭到严重的环境破坏,河岸或正被侵蚀,或已崩溃;相应地,河流环境恶化导致的是鸟类和鳄鱼等动物繁殖栖息地不复存在。而由于砂石在世界各国都是重要的建设原材料,因此这个问题关系到的是一个全球性的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建立标准化的行业监管也变成了一项全球性的计划。但或许也因为这牵涉到一个全球统一标准的问题,这种监管的正式实施变得阻碍重重。
就在今年,联合国环境署公布了一系列数据(也是贾米森引用的资料),并做出不少努力试图唤起人们对于全球砂石危机的关注。该组织强调,全球砂石开采量年增长已达6%,这个数字被描述为是“不可持续的”。但比起两年前路透社的报道,环境署此次也更新了与采砂有关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立采砂法律框架,发展沙子和其他建筑材料的循环经济,准确绘制和监测沙子资源,恢复因采砂而破坏的生态系统等等。无论如何,全球砂石危机需要我们的警惕和行动,曾经微不足道的沙子,如今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战略资源”了。
参考资料:
1. William Jamieson: “Extracting Sovereignty: Land Reclam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Global Sand Crisis”: https://www.e-flux.com/journal/137/544999/extracting-sovereignty-land-reclamation-in-southeast-asia-and-the-emergence-of-the-global-sand-crisis/
2. THE REUTERS: “The messy business of sand mining”: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vironment/reuters-messy-business-sand-mining-2021-02-19/
3. UNEP: “The problem with our dwindling sand reserves”: 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problem-our-dwindling-sand-reserves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