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春节假期8天 广东全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5-02-05 10:04:35来源:

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7.5%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2025年春节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初七),全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7.5%。据2025年春节假期全省游客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春节假期期间,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30元,同比增长2%。

据了解,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558.3万人次,同比增长6.5%;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546.8万人次,同比增长5.1%;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65.3万人次,同比增长5.4%;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351.3万人次,同比增长6%;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152.9万人次,同比增长5.5%。

重策划、惠民生,擦亮“请到广东过大年”品牌

以“请到广东过大年”为主题,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接地气、暖人心、顺民意的文旅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全方位展示广东文旅资源,开展了“悦享冬日 暖暖广东”冬季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发布了专题宣传片;联合央视新闻推出“请到广东过大年”宣传视频,全省21个地市文旅推荐官和广东文旅星推官向全国人民发出盛情邀约。此外,邀请互联网电商头部主播董宇辉及其团队开启“阅山河广东行”,四天走播五城,深度解锁广东文旅魅力,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专场直播销售额达2.4亿元。南方小年夜直播活动由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和10位网络达人带领网友们逛吃广东、品味年味,实时观看人数达数百万。

春节期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来粤游客及本省居民发放总计8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截至2月4日12:00,已带动订单金额超6155万元,直接带动比约为1:8.3。广州、深圳、佛山、江门、惠州、东莞等地也推出了丰富的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优惠券等,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消费潜力。

全省还精心策划了8000多场特色惠民文化和旅游活动,包括“博物馆里过大年”“非遗贺新春”“粤剧过年睇大戏”等主题活动。惠州、梅州、汕尾、揭阳等市也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深融合、强体验,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依托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历史街区等场景,广东全省各地创新融入年俗文化元素,融合发展“展览+旅游”“演艺+旅游”“科技+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一批文体旅商消费融合新场景,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假日消费需求。

其中,重点文旅项目接连“上新”,清远长隆度假区、南湖乐园、广州塔广场、珠海市金湾金湖欢乐世界等为春节假期游玩提供更多新选择。同时,广州白鹅潭春节烟花汇演融入无人机表演、灯光秀和视频投影;深圳迎春花市引入无人机配送和表演;汕头内海湾烟花晚会“焰火+无人机+动感音乐灯光秀”,江门、肇庆、潮州等地也通过无人机、机器人、直升机低空旅游等项目,科技赋能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文旅消费新场景也提档升级,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锦绣中华重点推出全新创新产品“主题化沉浸式新文娱旅游街区”。广东省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等一系列春节“上新”的文博新玩法,也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

承传统、展新颜,年俗活动焕发新彩

春节假期,围绕春节申遗成功和“请到广东过大年”主题活动,全省各地推出了文化市集、演出、展览、非遗体验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的节日文旅消费选择,同时也让年俗活动焕发新彩。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各地推出“粤动村晚”——记录广东火热乡村文化生活系列报道,春节期间共举办23场民俗特色浓厚、年味十足的“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珠海的“粤享非遗 悠游金湾”、中山的“悦享温泉 品菊赏鱼”、肇庆的“体验龙母文化 游购肇美乡村”等线路入选“年礼好物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打造游购结合的乡村假日盛宴。

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灯会、汕头小公园新春文化庙会等活动,深受游客青睐。潮州、韶关、阳江、茂名、云浮等地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年俗活动,丰富的文化节庆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

强推广、促交流,岭南文化出圈出海

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为契机,积极传承弘扬春节文化。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揭阳普宁南山英歌队、富美青年英歌队激情起舞。广州歌舞剧院编排的舞剧《英歌》精选片段在央视多个频道轮番上演,展现了广东非遗的独特魅力。

继普宁英歌在2024年春节参加英国伦敦春节庆典后,汕头潮阳西门英歌队一行1月28日至2月4日远赴德国、法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首创的“男女英歌对打”亮相海外,全面展示广东非遗的独特魅力,传递中国新年的祝福与美好愿景。据统计,广东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约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有力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互鉴。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