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乌日根达来:看见库布其沙漠变绿就高兴

发布时间:2025-04-07 17:42:27来源:
清晨时分,简单对付一口饭后,乌日根达来套上一件米黄色夹克,顺手戴上茶色墨镜,招呼上30多名植树工人,便驾车向库布其沙漠腹地出发。20分钟的车程,他通常15分钟就能抵达。

  “我就想着赶紧把活干完。”清明节小长假期间,乌日根达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年看见库布其沙漠变绿就高兴,我们必须赶在天气好的时候多植树。”

  在植树现场,他走路超快,一些年轻小伙子都跟不上他的脚步。指挥工人干活时,他也体现了快的节奏,“赶紧的,把树苗弄好”成了他的高频词。

图为乌日根达来在库布其沙漠植树现场。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摄

  工人忙不过来时,乌日根达来立马自己上阵开起铲车,铲平沙地上的沟沟壑壑。“这都是种树29年来必备的功课,工人要有事,就得自己上手。”

  57岁的乌日根达来,是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图古日格嘎查牧民。他说,库布其沙漠一年四季疯狂肆虐的黄沙,成就了他年少时最恒久的记忆。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30年前曾被外界认为是“死亡之海”。彼时,居住在库布其沙漠附近的民众,因沙尘暴泛滥面临着缺植被、缺公路、缺医疗、缺通讯、缺教育的局面。

  为了改变居住环境,1996年起,乌日根达来卖掉仅有的50只羊,购买树苗绿化沙丘。起初,他购买的大批树苗因为种植方式不合理白白浪费。

  “幸运的是,当时杭锦旗委、政府决定修建穿沙公路。我在参与修建中,向固沙造林技术人员学习了打沙障、栽苗条等方法,树苗的成活率由最开始不足30%提升到后来的90%以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树苗在沙漠腹地中扎根生长。乌日根达来家的1万多亩荒沙荒地全部种上了沙枣、沙柳等作物。

图为乌日根达来在库布其沙漠上干活。(资料图) 贺利平供图

  截至2024年,在乌日根达来的努力和带动下,他所在的图古日格嘎查10万余亩沙漠恢复了植被、披上了绿装。靠着在沙漠里承包种树,他家也发生了变化,原先40平方米的小土房变成了如今200平方米的红顶砖瓦房,养殖牛羊达140多头(只),每年纯收入20万元左右。

  因种树成绩突出,乌日根达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内蒙古造林绿化十大标兵”。2005年,他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一个人种树治不住库布其沙漠,大家都动手才有希望。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伙富了才有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乌日根达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牧民主动参与植树造林,创新种植养牧模式,大批农牧民融入治沙和生态产业链条,每年户均收入20万元左右,实现了商业、生态、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等几个月,你来看看沙漠上的绿色,那时一定非常美。”一直不苟言笑的他,笑着对记者发出邀请。(完)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