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迎来新进展 多国专家共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今天,世界各国怎样推动遗产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焕发蓬勃生命力?在7日举办的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上,20余位国内外专家共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提供有益借鉴。
“中轴线讲述了一个中华文明的故事。”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介绍,中轴线的遗产构成要素中有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2处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中轴线不仅体现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不断传承,还体现了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
对话会上,柬埔寨政府顾问、吴哥古迹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海伦·贾维斯介绍了柬埔寨历史名城吴哥。1992年,吴哥窟考古公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年又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稳固倒塌的建筑物、修整杂草丛生的道路、清除地雷和未爆炸的弹药……保护遗迹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拯救吴哥古迹国际行动的发起,上述问题被成功解决。2004年在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吴哥窟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移除。
她介绍,如今吴哥一些当地居民仍然从事传统仪式、习俗和工艺美术,每年接待数以百万计的游客。2019年,旅游业占柬埔寨国内生产总值的18.7%,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国内历史城市和其他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正因遗产发挥的情感和现实的双重作用,“遗产”一词在柬埔寨一直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时代变化中做好世界遗产和历史城市保护?阿拉伯国家建筑师和工程师协会会长贾德·塔博特表示,历史城市的具体保护政策与实践要因地制宜。他介绍,目前《世界遗产名录》包括1154处遗产,其中城市遗产是最大的单一类别,占比超30%。埃及开罗、巴西里约热内卢、加拿大魁北克、中国苏州等城市都以相似的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如果不考虑其特定背景,就难以评估遗产价值。
他提到,历史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始终反映着人们随时代变化的需求。不同的文化植根于特定的表达方式中,其价值、表达和传播方式也因文化而异。因此,对遗产价值的判断没有固定标准,在其所属的文化背景下评判是尊重文化的必然要求。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作为世界最大规模、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一直是个难题。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介绍,经多年环境整治与整体修缮保护,故宫许多曾经“观众止步”的建筑变成了展馆展区:慈宁宫“变身”雕塑馆、东华门成为古建馆、神武门开设展厅、端门建成数字博物馆、100多年没有演戏的大戏台再度响起乐声……如今,想用两三个小时参观完故宫已远远不够。(完)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为非经营性网站,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